咨询时间:8:00~24:00400-806-2026
首页 雅思托福GREA-level考研英语GMAT 备考攻略名师团队 关于我们
当前位置:武汉大智教育 > 大智留学 > 日本 > 日语中的吴音与汉音:汉字在日本的独特传承

日语中的吴音与汉音:汉字在日本的独特传承

来源:大智教育 日期:2024-06-15 11:16:15 [ 日本 ]

导读:中日两国虽号称同文同种,但在汉字文化圈的海外诸国中,现今唯有日本在假名之外继续保留汉字,韩国、朝鲜、越南则基本放弃了汉字,转而使用纯拼音文字。然而,日语中的汉字读...

中日两国虽号称同文同种,但在汉字文化圈的海外诸国中,现今唯有日本在假名之外继续保留汉字,韩国、朝鲜、越南则基本放弃了汉字,转而使用纯拼音文字。然而,日语中的汉字读法并非与现代汉语一致,而是分为音读和训读两种。音读即指吴音、汉音、唐音等原初从古汉语传去的读音;而训读则是用日语去读汉字,如“樱”读作sakura,与汉字原音相差甚远。

在日语中,汉字的音读和训读并无固定规则。以京都的寺庙为例,匾额上的汉字读法各异。游客打卡圣地“清水寺”读作Kiyomitsudera,纯为训读;而南禅寺则读作Nanzenji,听起来颇似某种汉语方言。

辛弃疾的词中曾提及“醉里吴音相媚好”,而江南古为三吴之地,故有多位日语研究者认为日语的吴音与江南吴地有着深厚联系。考古证据显示,三国时期即有中国南方孙吴的工匠赴日铸造铜镜。南北朝史书中也记录了“倭五王”来朝见南朝皇帝并要求册封的记录,这些均被视为日语吴音源自南朝的主要证据。

然而,从日本方面关于吴音传承的直接史料来看,吴音与三国孙吴或南朝并无直接联系。日方史料记载吴音的传入主要与朝鲜半岛相关,前后共有三次。这些传入都与朝鲜半岛的僧人及流亡者有关,其中包括平安时代日本僧人安然纂集的《悉昙藏》中提及的金礼信,他自朝鲜将对马音(即吴音)传入日本。

与吴音不同,汉音的传入则是一场暴风骤雨式的运动。日本在养老、延历年间,历代天皇均鼓励学习汉音,并在大学寮中规定修习儒学者必须以汉音诵读经典。唐朝人袁晋卿随遣唐使团归日,被封为大学音博士、大学头,对汉音的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。汉音的传入虽然时间短暂,但由于大和朝廷的极力推动和唐代文化的涌入,以汉音为代表的新词汇读音最终站稳了脚跟,与历史悠久的吴音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局面。

日语的汉字音读归根结底均源于古汉语。若具备一些古汉语常识,并结合日语自身规律,学习日语将变得更为便利。许多词汇都能看出古汉语的影子,如“沢庵”一词的音读takuan,便与现代汉语读音大相径庭,但通晓《切韵》便能理解其音读背后的古汉语渊源。

本文由"大智教育"原创,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whdzjy.com/dzlx/jp//228.html
免费获取 【大智教育】为您定制的 语言学习方案
互动交流

长按二维码识别

关注大智教育 领助语言学习方案!